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目的:检测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84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IGF—I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GF-I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别(P〈0.001)。乳腺癌组织中IGF-I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值分别是0.005,0.025和0.041)。另外,高表达IGF-IR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38.3%)显著高于低表达IGF-1R的患者(49.7%;P=0.00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表明:IGF-I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是乳腺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分子(HR=2.78,95%CI:1.94-3.94,P=0.041)。结论:IGF-IR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GF-IR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望成为临床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分析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同时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50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人数为40例,占比8.89%。共检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性杆菌28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均不耐药(0.00%),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100.00%)。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100.00%),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低(0.00%)。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免疫功能、化疗次数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均与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2次、免疫功能低下、化疗次数≥5次以及合并糖尿病均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ICC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应针对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以降低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耿怀成  王冰蝉 《生物磁学》2011,(20):3830-383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lk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其恶性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pSitencer4.1-CMVneo质粒,分别构建针对Plk1基因的RNA干涉载体(pSilencer4.1-shPlk1),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MCF-7细胞,G418筛选稳定的转染细胞系。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最后分析MCF-7细胞对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筛选了稳定转染细胞系(MCF-7/shPlk1和MCF-7/shcontro1)。同MCF-7/shPlk1细胞相比,MCF-7/shPtkl细胞中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5.8%和74.4%(P〈0.05)。同MCF-7/shcontrol,MCF-7tshPlk1细胞增殖速度显著抑制,到第5天时抑制率达到44.9±3.2%(P〈0.05)。同时,MCF-7/shPlk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了21.1±4.1%,而S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了(18.5±3.1%;P〈0.05)。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凋亡率约显著增加了13.1±213%(P〈0.05),同时还发现:MCF-7/shPlk1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3蛋白显著增加,Bcl-2蛋白显著降低,而Bax蛋白则显著增加。结论:RNA干涉载体能特异性下调乳腺癌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同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因此,靶向Plk1基因的生物治疗有望成为未来临床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84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IGF-1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GF-1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别(P<0.001)。乳腺癌组织中IGF-1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值分别是0.005,0.025和0.041)。另外,高表达IGF-1R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38.3%)显著高于低表达IGF-1R的患者(49.7%;P=0.00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表明:IGF-1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是乳腺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分子(HR=2.78,95%CI:1.94-3.94,P=0.041)。结论:IGF-1R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GF-1R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望成为临床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lk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其恶性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pSilencer4.1-CMVneo质粒,分别构建针对Plk1基因的RNA干涉载体(pSilencer4.1-shPlk1),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MCF-7细胞,G418筛选稳定的转染细胞系。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最后分析MCF-7细胞对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筛选了稳定转染细胞系(MCF-7/shPlk1和MCF-7/shcontrol)。同MCF-7/shPlk1细胞相比,MCF-7/shPlk1细胞中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5.8%和74.4%(P<0.05)。同MCF-7/shcontrol,MCF-7/shPlk1细胞增殖速度显著抑制,到第5天时抑制率达到44.9±3.2%(P<0.05)。同时,MCF-7/shPlk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了21.1±4.1%,而S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了(18.5±3.1%;P<0.05)。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凋亡率约显著增加了13.1±2.3%(P<0.05)。同时还发现:MCF-7/shPlk1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3蛋白显著增加,Bcl-2蛋白显著降低,而Bax蛋白则显著增加。结论:RNA干涉载体能特异性下调乳腺癌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同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因此,靶向Plk1基因的生物治疗有望成为未来临床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